• 为什么要少用焖茶壶焖茶?这3个喝茶真相,早知道早受益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8:11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    图片

  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    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    丨作者:村姑陈

    《1》

    快节奏的日子里,能静下心来泡杯茶慢慢品,成了不少人稀罕的事。

    前阵子和一位做设计的朋友聊天,他就常念叨:“一忙起来,刚泡的茶转眼就凉,喝着一点滋味都没有。”

    也是从去年开始,他换了种喝茶方式,入手了一个带滤网的焖茶壶。

    据他说,早上上班时抓一把茶叶放进去,倒满沸水拧好盖,忙到中午掀开盖子,茶汤还是热的,倒出来就能喝,一下解决了“喝凉茶”的难题。

    图片

    听他这么说,倒也明白为啥这两年焖茶能火起来。

    对忙碌的上班族、总忘事的人来说,焖茶壶确实省事,不用盯着时间出汤,随时都有热茶喝。

    但话说回来,方便归方便,让茶叶在壶里焖上一整天再喝,这种做法既不健康,也不科学。

    茶叶长时间在高温中浸泡,析出的物质早已超出正常饮用的范畴。

    图片

    《2》

    焖茶的核心原理,是借助高温与密闭环境,让茶叶中的物质在持续作用下不断释放。

    这种方式和用保温杯泡茶颇为相似,都是在长时间的高温密闭条件中处理茶叶,但这样的环境对茶的品质其实并不友好。

    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,是赋予茶汤鲜爽感的关键成分,还有那些让茶香层次丰富的天然芳香物质,在持续高温下很容易被破坏。

    与此同时,茶叶里的咖啡碱和多酚类物质却会被大量浸出。

    前者带来兴奋感,后者则是茶汤涩味的主要来源。

    这就导致焖出来的茶水往往滋味浓苦,带着明显的刺激感,完全失去了好茶应有的细腻口感。

    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物质析出处于一种过量且不受控的状态。

    图片

    普通泡茶讲究“及时出汤”,通过控制时间让有益成分适度释放。

    而焖茶少则半小时,长则数小时,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析出完全没有节制,其含量早已超出人体日常可接受的范围。

    这样的茶汤喝起来浓酽苦涩,显然属于浓茶范畴。

    要是再遇上茶水比例失衡,比如茶叶放多了、水量不足,那泡出来的茶会更加难喝,入口只剩呛人的苦涩。

    别说品饮乐趣,就连基本的适口性都难以保证。

    长期饮用这样的浓茶,过高的咖啡碱不仅会让人感觉不适,对健康也并无益处。

    图片

    《3》

    或许有人觉得,若担心焖茶壶泡出的茶汤过浓,减少投茶量便能解决问题。

    比如在七八百毫升的壶中只放三四克茶,茶汤浓度总该降下来了。

    这话虽有道理,减少茶量确实能直接避免浓茶,但从品饮角度看,这样焖出的茶在风味上依旧乏善可陈。

    因为经过长时间焖泡,茶汤里很难喝出清晰的茶香、茶味与韵味层次,和盖碗逐次冲泡的效果相比,差距十分明显。

    用盖碗泡茶时,能通过温杯摇香、揭盖闻香、细嗅叶底香等步骤,完整感受茶叶的香气变化,茶汤入口更是香醇兼具,层次丰富。

    而茶叶在高温焖茶壶中待久了,自身的芳香物质早被持续产生的水蒸气稀释、闷坏。

    图片

    这就像一树盛放的花朵,若遇上连续阴雨,浓重的水汽会稀释芳香分子,原本馥郁的花香便会变得零散淡薄。

    焖茶壶里的茶也是如此,长时间浸泡后,茶香会变得沉闷,不复原本的鲜活。

    盖碗冲泡时,通过快速出汤及时分离茶水,沸水激发的茶香最为完整。

    而焖茶在长时间高温下,茶香与茶味被水汽反复侵扰,早已失去本真。

    最终焖出的茶汤,或许能有几分滋味,但盖碗冲泡时那种香、醇、爽兼具的丰富体验,却再也找不回来了。

    图片

    《4》

    说到底,焖茶其实是劣质茶的“遮羞布”。

    真正内质饱满的好茶,根本不需要长时间焖泡。

    用盖碗快速冲泡,茶汤入口便是甘醇爽口,滋味层次丰富,每一口都能喝出茶叶本身的鲜活与韵味。

    可那些品质低劣、先天不足的茶叶就不同了。

    它们自身积累的茶味太少,只能靠长时间浸泡,甚至用焖茶壶极端焖煮,才能勉强析出些味道,不至于寡淡到难以下咽。

    网上那么多人极力推荐用焖茶壶“焖”茶,说白了,不过是茶叶品质撑不起正常冲泡。

    若是用盖碗快速出汤,这类茶根本出不来醇厚饱满的滋味,只能靠焖煮把味道“逼”出来,才能显得不那么糟糕。

    图片

    与其花心思用焖茶壶拯救劣质茶,不如买点好茶用盖碗细细冲泡。

    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,闻着沸水激发出的清香,一口入喉,茶香与醇厚在舌尖蔓延,不仅对身体好,更能让人心情舒畅。

    心情愉悦了,生活也更有劲头,何必在买茶钱上斤斤计较?

    那些必须靠高温长时间焖煮才有味道的茶,说难听点和茶渣没什么区别。

    想想看,喝这种“焖出来的茶渣”,又有什么品饮乐趣可言?

    更别说有人为了省钱,买些劣质茶,再用保温瓶焖泡,以为能靠时间泡出浓味,殊不知这是错上加错。

    尤其这类焖出的茶汤里咖啡碱含量极高,像有痛风的老年人,喝了更是风险不小,实在要慎之又慎。

    图片

    《5》

    焖茶的风靡,更多是劣质茶借便捷之名的“取巧”。

    真正的喝茶,该是感受茶叶在热水中舒展的鲜活,品味茶汤由淡至浓的层次变化,而非靠长时间焖煮来掩盖茶本身的不足。

    图方便也好,贪便宜也罢,用焖茶壶对待茶叶,终究喝不到茶的真味,还可能因过量析出的物质伤了身体。

    与其在焖茶的浓淡里纠结,不如选一款好茶,用盖碗慢慢泡。

    让茶香真正浸润身心,这才是喝茶该有的样子。

    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    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    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